10.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。實現中國夢,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、相互促進的結果,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,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,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。實現中國夢,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。隨著中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,中華文明也必將順應時代發展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。
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:
A.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
B.偉大復興的中國夢
C.中國人民與中國夢
D.中華民族的夢想
11.對生命價值的認同度越高,社會對災難的敏感度就會越高,五年前汶川地震的隱痛未消,所以蘆山地震剛一發生,人們無法判斷災情大小,眾多媒體人第一時間趕赴災區,體現的正是媒體的責任和擔當。正是媒體的及時詳細報道,讓災情透明地呈現在人們面前。不能因為事后看起來災情不如汶川地震那么嚴重,就認為輿論反應過度了。
作者想要說明的是:
A.媒體對災情的關注度不應取決于災情的大小
B.蘆山地震災情因媒體的積極跟進而透明
C.媒體對蘆山地震的高度關注來自職業敏感
D.媒體對蘆山地震的反應沒有過度
12.社會公正不是人們頭腦中憑空產生的抽象概念,而是隨著社會產生而產生、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。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,人們對社會公正的認識是不同的。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:“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公平認為奴隸制度是公平的;1789年資產者的公平要求廢除封建制度,因為據說它不公平……所以,關于永恒公平的觀念不僅因時因地而變,甚至也因人而異”。
這段文字說明:
A.社會公正是具體的
B.社會公正是歷史的
C.社會公正是相對的
D.社會公正是有階級性的
10.【答案】A。解析:文段首句為總起句,指出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;接著指出如何實現中國夢,即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、相互促進的過程和結果。可見“實現中國夢”是文段的關鍵詞,A項與此最相符,為正確答案。
11.【答案】D。解析:文段說明,因為“對生命價值的認同度越高,社會對災難的敏感度就會越高”,所以媒體在面對蘆山地震時,才第一時間趕赴災區,對災區進行及時關注和報道。故這種“及時”是出自媒體的責任和擔當,并非對蘆山地震的過度反應。D項是對段末主旨句的準確表述,當選。
12.【答案】B。解析:文段首先指出社會公正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,不同的歷史條件下,人們對社會公平有不同的認識,接著引用恩格斯的話進行佐證。因此文段主要說的是社會公平的歷史性。故答案選B。
關注湖南國企招聘微信:hngqzpks,考試信息隨時獲取
更多湖南國企招考資訊請關注:湖南國企招聘網